找回讀書人的風骨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當立法委員罵老師三字經時,教育部長並未立即挺身而出為老師討公道,只說要回去了解情況,他沒有想到當老師尊嚴掃地時,如何教化學生?


2005年終於過去了,對學術界來講,這是一個多事之年,師大校長遴選之事鬧得滿城風雨,最近又有海洋大學教授在學校打架,真是斯文掃地。五年五百億的預算對長久經費不足的高等教育來說固然是久旱逢甘霖,但是政策搖擺不定,吊足了高等教育者的胃口,也失盡了尊嚴,被報上譏作「搶錢」,更糟的是它是二桃殺三士,造成大學間的猜忌與分裂。當最後這件事終於拍板定案時,卻又發生中正大學主秘綁白布條絕食抗議之事,印證了報上「搶錢」之譏,搶不到的就鬧,而會吵的有糖吃,對學生作了最壞的示範。其實教育部在髮禁事件上就作了最壞的示範,教育部不應該在學生鬧時開放髮禁,應等示威事件過去再開放,現在年輕人都學會了嗆聲、鬧場、絕食,這不是理性的溝通方式。

蔡元培先生在做北大校長時,學生不肯交講義費,聚集了幾百人包圍紅樓,來勢洶洶要求免費,先生堅持校紀,不肯讓步,他站在紅樓門口怒目揮拳大聲說:「我跟你們決鬥。」蔡先生是個性情溫和的人,從未大聲說話,他發怒了,學生都嚇到了,知道校長不會妥協,包圍的學生紛紛後退散去。所以蔣夢麟先生說蔡元培是「白刃可蹈之中庸,而非無舉刺之中庸」。先生平日恬澹從容,無論遇達官貴人或引車賣漿之流,態度如一,但遇大事則剛強不肯苟同。他常使我想起《鍘美案》中把烏紗帽拿在手上,用虎頭鍘鍘陳世美的包公。先生作北大校長時,教授的聘書是親自送到教授家裡,為北大英才請命,現在台灣的聘書是助教塞到信箱,有時還會塞錯,甚至有學校在聘書上印著「兩週內未繳回人事室以作廢論」,而這個學校還是專門培育師資的公立學校。更有某文學院的系主任寄出的賀年卡是蓋該系的公文收發章,如果連簽個名都嫌麻煩,不如不要賀,「秀才人情紙一張」,人世間在乎的是心意。

感嘆現在是文人無風骨,作官無擔當,當立法委員罵老師三字經時,教育部長並未立即挺身而出為老師討公道,只說要回去了解情況,他沒有想到當老師尊嚴掃地時,如何教化學生?目前基層老師的士氣低落,動輒得咎,一個老師告訴我,他在作導護時,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把喝完的飲料隨手丟,他趨前叫他撿起,正好被來接孩子的家長看到,立刻下車跟他大聲理論,威脅他要找議員告校長,告教育局。這老師回去向同事訴苦時,同事告訴他,管教別人的孩子是自討苦吃,在這個是非不分的社會,最重要的是明哲保身,只要男生不打架,女生不懷孕,就功德圓滿,何苦拿自家的溫飽去管他家的閒事呢?這位老師痛苦一學期後,請調偏遠地區,寫信告訴我,在他放棄教書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或許人間沒有世外桃源,但是人不能昧著良心生活,他希望在純樸的鄉下還能找到尊師重道的地方讓他安身立命。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教育一垮,國家一定垮,再多的國防經費飛機大砲都救不回。我們必須找回讀書人的風骨,作官人的肩膀,台灣才能看到明天的日出!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副刊》2006/01/07】


教育出現問題不知不覺已經好幾年了.
從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教育等等,
不停的在聽到老師們學生們抱怨,
直到現在,教育部長一再換人,抱怨聲浪也沒有停過.
我不禁想問:"現在教育到底怎麼了??"
前些日子堂堂的教育部長鬧出笑話,
在送人的花籃上寫錯字----"音容苑在"(正解"音容宛在")
這變成大家嘲笑他的話題,
一個教育部長,寫中國字都錯字連篇了,怎麼做好榜樣呢?
又怎麼讓大家信服你有改革教育的能力?
台灣教育的失敗,大家都看在眼裡,
請不要在躲進自己的龜殼裡,
以為外面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立法院裡面所發生的錯誤示範,
打架罵人飆髒話,總是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這就是台灣文化??
好像那些大人們所做的是正確的,
就是用情緒或是傷害人來解決事情的一切!!
是什麼逼的大家總要用激烈手段來要求事情?
是什麼逼的大家不走正規的訴求管道?
是什麼逼的父母們總把小孩送去補習班?
為什麼台灣小孩子總不能自由自在的念書?
這不是更改書本內容就可以改變現在台灣教育的情況!

前些日子,教育部長杜正勝和余光中槓上,
好像是因為"文言文"的文章是否要放在國民教育的課本裡,而有所爭執.
即便文言文不好懂,或是文言文不怎麼受現在人的喜愛,
但是那畢竟在中文文學上已經流行了幾千年,
若是否定了文言文,那是否表示你否定了中國文學以及文化?

在許多教育方針下,不是有些什麼訴求,就馬上做改變,
之前有人說考作文不好,寫作不好,
導致現在大家的國文程度卻是直直落,
然後,最近又說要考作文了.
真是煩了老師,煩了父母,煩了受教育的人.
這樣的情形,還要多久?
家長的寵溺,教育的錯誤方針,
只會讓老師不想好好教育那些孩童,
只會讓熱血的老師心灰意冷,
最後只會造成教育失敗,
而國家最終也只能走向垮台之路了.
(以前常常心想,許多重要的文章,關於政治,關於教育的文章,台灣官員似乎都沒看在眼裡,如此重要的基層意識,怎麼都可以視而不見??現在我想,或許那些官員部長,"太努力為官當政客領薪水"了吧,所以不會看報紙,當然文章也不會多看了!這樣的情況,很抱歉,我不得對台灣未來持悲觀的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c32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